首 页 | 学校概况 | 通知公告 | 校园新闻 | 办学特色 | 学校荣誉 | 教育科研 | 教师天地 | 学子乐园 | 招生招聘 | 在线咨询  
 
站内搜索: 
 
攸县明阳学校 >> 以人为本,办赢在终点的教育——谢力能 >> 正文
以人为本,办赢在终点的教育——谢力能
http://www.yxmyedu.com       日期:2014-11-24

以人为本,办赢在终点的教育
 谢力能 

     时下有些人热衷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的理念,我们反其道而行之,提出“赢在终点的教育”。因为,“起跑线教育”是只图一时之快,带有严重功利色彩的短视教育。事实上,不少人在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这一口号的渲染下,在孩子最宝贵的成长阶段,一味拼分数、拼升学、拼文凭,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所“绑架”并乐此不疲,却漠视“做人”教育这个最重要的内容。在现实生活中,那些带有浓重功利色彩的教育是缺乏远见的。因为当人们在竭尽全力拼尽了分数、升学、学历,步入社会后发现,在激烈竞争的舞台上,真正拼的是“做人”的素质。因此,我们认为:教育要有“赢在终点”的视野,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长远发展。
     为此,我们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,坚持“先学做人,再来读书”的教育导向,把德育重心放在“精致化,课程化,方法多元化”上,通过营造积极、健康、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 ,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,让学生主动、健康、快乐、和谐成长。
让德育走向精致化
     精致德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:一是把德育的概念、目标,细化成具体可行的基本德育目标。二是在德育过程中,从小处入手,把握德育过程中的细节,循序渐进地推进德育活动。在德育精致化理念的指导下,我们力求做到“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,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,每一个举措都要精致,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”。
     首先,构建系统的德育管理网络。为了有效实施德育,学校建立两个平行的管理系统:值日行政干部——年级组长——值日班主任;政教处——班主任——班干部。但这种管理毕竟是外在的,要使德育成果内化,必须多角度、全方位、立体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主德育,着重实行班委会、年级学生会、学校学生会和团委的三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机制。
     通过自我管理和自主德育,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改变让学生无条件服从的德育形态,鼓励和引导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,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,培养优良思想品德,克服不良习性,提高他们自我认识、自我监督、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能力;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,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,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,强化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部动机,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     其次,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,分年级设立德育工作目标。起始年级针对学生步入新环境、渴求上进、情感外露、思想和行为易受环境影响、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等特点,引导学生高标准执行《中学生守则》、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,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、学习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观;二年级针对学生熟悉环境、争强好胜、情绪极易波动、爱感情用事等特点,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教育和法制教育,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,促使学生自尊、自信、自爱、自强,成为诚实正直、勇敢坚强、谦虚谨慎、积极进取和个性鲜明的人;三年级针对学生心理品质趋于稳定、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逐步增强、社会意识和参与意识迅速提高但面临升学压力等特点,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,加强学生耐挫折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,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,发挥各方面的才能。这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目标可以避免以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、随意性、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     再其次,积极推进精致化管理,把德育规范落实到位。学校把《中学德育纲要》、《中学生守则》等文件和规章制度,细化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和规范。比如对学生一天行为规范如到校、升旗、做操(眼保健操、广播体操、跑操)、上课、课间、活动、卫生、交往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。政教处要进一步办好《政教快讯》,及时公布各年级环境管理、学生管理、宿舍管理方面的抽查情况以及德育活动成绩,让学生及时检讨自己,不断改进和提高。
     一心渴望奇迹,追求奇迹,奇迹却无影无踪;甘于平淡,认认真真做好每件小事,一丝不苟地抓严每个细节,奇迹却不期而至。我们应该坚定这样一种信念:用精致的德育活动搭建学生成长的舞台,呵护学生生命的不断成长。
让德育走向课程化
     长期以来,大多数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存在随意性、零散性、灌输性、缺乏实效性。基于上述认识,我们要充分借鉴学科教育的一些有效做法,提出德育课程化的工作思路。以课程的形式整合、设计学校原有德育工作或活动,德育过程逐步实现课程的全覆盖,建立有序列、有层次的学校德育系统。
     在设计德育课程的过程中,我们坚持主题鲜明、多渠道、多元化、寓教于乐等原则,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,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、在活动中体验、在感悟和体验中升华。同时,德育课程的设计体现序列化、层次性,逐步形成系统的校本课程。譬如,我们已根据实际编写了第二本校本教材——《明阳学校礼仪常识》。
     第一,坚持上好素质德育微型课。读报课长期流于形式,我们把每天大课间的前20分钟的读报课改为“素质微型课”,任何班级和个人在未经学校批准的情况下,不得擅自改作他用。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难点,究其原因,关键是缺乏长效机制,我们要主动探索一些规律性的教育内容,形成稳定,常态化的运行机制。譬如:周一可由班主任总结上周工作,部署本周工作;周二可定为欣赏美文、名篇,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;周三“每周一歌”教唱校园歌曲,当然也可以适当把流行元素融进去,提振学生的精、气、神;周四“新闻播报”播报校园新闻和国内外重大新闻,让学生了解学校,了解社会;周五“班主任讲话”讲话的内容是针对前一阶段突出的问题,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。同时,我们要求各年级组每学月召开一次学生大会,选择该学月身边的典型案例或事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。当然,政教处、团委也可以通过全校性的讲座、专题报告会等形式,多渠道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,真正起到潜移默化、润物无声的效果。
     第二,打造“魅力主题班会”课堂。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。每学期初,政教处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每周班会课的主题,力求切合学生实际和心理需要。通过主题班会,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     第三,坚持法制教育进课堂。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,学校从落实教材、落实课时、落实教师入手,让法制教育进课堂。在法制课教学中既要讲清有关法律、法规的基本观点、基本原理,又要结合学生思想、行为实际开展工作。学校将法制教育内容如法律常识、民主法制观念、防毒禁毒等分解到各年级、各学期,做到期期有目标,月月有主题,实现法制教育内容的序列化。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,学校选择典型案例或事件,激发学生主动参与,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、说法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使学生想学、爱学。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因素,自觉进行学科渗透。如在地理课中,教师要结合《水法》、《森林法》、《土地管理法》等,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和森林资源、节约土地、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。
     第四,延伸德育空间,实施家校共同育人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也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。学校要提供切实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,努力成就学生幸福快乐的人生,要成立专门的家校联系领导机构(即分年级成立家长委员会),并以班级为活动单位具体实施。各班要健全家长档案和具体操作办法,建立家校联系簿,形成完备的家校联系体制,使家校联系走向制度化。
     每学年每个年级要精心组织一次家长会。家长会上,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的同时更多地谈孩子的优点,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,从而调动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。家长会期间,家长们通过参观学校、听任课老师的课、参与学校的大课间活动,感受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,共同走进孩子心灵。
     学校要不断改进家长会的形式,力求实现精致化。现在,学校家长会有以下几种形式:①交流式,就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、个案分析或经验交流;②对话讨论式,就某个突出问题进行亲子、师生、教师与家长的对话;③展示式,展览孩子的作业、作品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,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;④专家报告式,就学生入学后某个阶段或某个共性问题,请专家作报告并现场答疑,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;⑤联谊式,教师、家长、学生相聚在一起,用表演等欢快的形式,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,增进感情和了解;⑥参观游览式,有条件的话,学生、家长、教师一同外出参观游览(分批次),在活动中既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解和沟通,也为家长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机会。
大力倡导“鼓励”教育
     教育是个大工程,是一点一滴的慢工夫。我们强调“赢在终点的教育”,即重视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“做人”教育,就是为了把每一块璞玉都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,让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良才。当然教育方法应当是多元化的,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并大力倡导“鼓励”教育。
鼓励:激发,勉励;鼓劲而支持。近义词:鼓舞、激励、勉励。反义词:打击、压制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,人们都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是人类心灵的甘泉。
    名言警句:好话一句三冬暖
    一句鼓励的话,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,甚至改变一个的命运;
    一句负面的话,可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,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。
    思想意义:
    人的进步,自我努力固然是第一要素,但外界因素也不可小觑,套用伟人的话说,可谓“鼓励使人进步,打击使人落后。”曾有这样一件事:一名爱说话,好表现的战士每次开班务会都要受到班长的批评,原因是他爱多嘴多舌。班长越批他,他越对着干,结果成了一个“刺头兵”。后来换了一个班长,这个班长把他的敢说当作优点加以肯定,结果使他看到了希望,在班长的引导下,他注意说话方式,工作积极,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。实践证明尽管工作出发点都是好的,但方法不同,效果则大不一样。
    心理学研究证明,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。一个人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,便会成为鼓励他积极上进的原动力。事实也是这样,一个人只要获得信心,心里一高兴,干劲一来,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。反过来说,一个人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,也就是说,当“报酬”不存在时就激不起努力的兴趣,也就不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。这是人类心理的一面,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。战争年代,许多战士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克服非人所能克服的困难,战胜无数艰难险阻,创造出一个个奇迹,靠的就是上级对他完成任务的信心和鼓励。
    一个母亲激励孩子的故事
   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,幼儿园的老师说:“你的儿子有多动症,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,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”。
回家的路上,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,她鼻子一酸,差点流下泪来。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,唯有他表现最差;唯有对他,老师表现出不屑。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:“老师表扬你了,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,现在能坐三分钟了。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,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。”
    那天晚上,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,并且没让她喂。
    儿子上小学了。家长会上,老师说:“全班50名同学,这次数学考试,你儿子排第40名,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,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。”
    回去的路上,她流下了泪。然而,当她回到家里,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:“老师对你充满信心。他说了,你并不是个笨孩子,只要能细心些,会超过你的同桌,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。”
    说这话时,她发现,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,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。她甚至发现,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,好像长大了许多。第二天上学时,去得比平时都要早。
    孩子上了初中,又一次家长会,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,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,因为每次家长会,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。然而,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,直到结束,都没听到,她有些不习惯,临别,去问老师,老师告诉她:“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,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。”
   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,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,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,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,她告诉儿子:“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,他说了,只要你努力,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。”
    高中毕业了,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,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,她有一种预感,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,因为在报考时,她给儿子说过,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。
    儿子从学校回来,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,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,边哭边说:“妈妈,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,可是,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……”这时,她悲喜交加,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,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……
   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,是引领学生学会做人、学会生活、学会学习、学会合作、学会创造,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健康成长,是提高生命质量。唤醒生命自觉、呵护生命成长的德育实践是没有止境的。我们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精致化、课程化德育工作实践,坚持“先学做人,再来读书”的教育导向,从习惯、情感、信念、理想等多个方面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,培养有爱心、知感恩、懂礼仪、明责任、善进取并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。

 

   
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学校概况 | 联系我们  
  Copyright © 2013 - 2023 hnmyx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主办:攸县明阳学校 办公地址:攸县大巷路(原攸县师范)
欢迎光临攸县明阳学校官方网站,您是第894925位访客 湘ICP备2023039334号
网站管理